生活有伴|冠心病早筛的重要意义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态势严峻,表现为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冠状动脉早期筛查可以让我们对心血管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获益。近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维明,主治医师顾立君做客《生活有伴》,为广大居民深入解读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相关知识。
1.哪些人需要心血管疾病早筛?
高龄人群、有家族遗传史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吸烟的个体,均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若这些人群出现心前区不适、活动或紧张后咽喉部紧缩感、肩部疼痛、手指发麻、牙齿疼痛等症状,很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冠心病的先兆,此时应及时进行冠心病筛查,如冠状动脉CTA检查。
2.什么是冠状动脉CTA检查?
冠状动脉CTA是一种辅助检查方法,通过向静脉注入对比剂,使冠状动脉在CT影像中高亮显影,再经过计算机三维重建,从而得到冠状动脉的清晰影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在冠状动脉CTA后处理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能够自动实现心脏建模、血管自动分割显示、斑块分析,并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血流的影响(CT-FFR)。这使得医生能够更精确、快速地了解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程度,进而指导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CTA作为无创检查,患者无需住院,费用相对较低且无痛苦,是冠心病筛查的理想选择。
3.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由于检查需注入碘制剂对比剂,因此碘过敏、甲亢、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宜进行;日常服用双胍类药物的患者,检查后需停药48小时;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咨询医生,最好在调整肾功能后再进行检查;同时服用二甲双胍且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检查前也需停药48小时。检查后应多喝水,以促进对比剂的排出。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配合憋气,保持平静呼吸,避免紧张情绪,以确保检查效果。
4.冠状动脉CTA的辐射量大吗?
心脏作为永不停息的器官,给检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然而,随着CT设备的不断优化改进,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增加探测器排数、提高探测器灵敏度和优化计算机重建算法,即使在较小的X射线剂量下,也能获得清晰的冠状动脉影像。特别是现在使用的宽体探测器,使得心脏检查过程中无需移动床,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从而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目前,进行一次常规的冠状动脉CTA检查,其辐射剂量甚至低于同一个人进行胸部CT检查的剂量,因此患者可以放心接受检查。
5.发生冠心病该如何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临床上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如果病变尚未达到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稳定和控制斑块的发展。实际上,有冠心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斑块变小、狭窄程度减轻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及早发现小问题并及时控制,避免大问题的发展,正是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