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超”凡一站式寻“声”探病
在心脏超声时得到“一站式”精准诊疗方案,让基层老百姓“隔空”看名医专家……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疑难超声诊疗中心有很多“绝活”,令患者受益和称赞。该中心于2019年开诊,融合了心脏超声科、心内科、心外科等多学科诊疗优势,为患者打造心脏病一站式诊疗模式,提供专业、一流的超声诊断,让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既可以得到精准治疗,又可以少跑腿。去年新开展的5G远程超声会诊,又将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使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常态化、高水平的远程超声医疗服务。
【精准】疑难超声诊疗一站式
“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一站式把心脏病治好,省时省力省心。”青岛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陆敏告诉记者,以往很多患者在做完超声检查后,面对复杂的病情拿不定主意,往往要辗转多个科室甚至多家医院寻求解决办法。心血管病疑难超声诊疗中心不断创新模式,让多学科专家可以针对患者病情在彩超室内“即时”进行会诊讨论,面对面与患者沟通“无缝”对接,制订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心脏超声检查是结构性心脏病的“金标准”,常规心脏彩超检查时间只有五六分钟,超声科医生要与患者交流病史,还要精准地操作仪器和探头,更要寻找患者心脏在结构、功能以及血流情况上的异常。这种“异常”在屏幕上常常只是一个“点”,而且稍纵即逝,需要心脏超声科医生足够敏锐,并有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隐患点并一路“追踪”。作为有着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临床经验和学习经历的“跨界”医生,陆敏带领团队努力打造胶东地区强势专业,在心脏彩超检查疾病的复杂程度和诊断准确性上,全市排名前列。超声诊疗中心能够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先心病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脉瓣闭锁球囊扩张成形术等国内先进诊疗技术,这种超声引导下的手术能帮助医生和患者避免X射线的照射,在微创条件下完成手术,造福广大患者。
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团队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救治。在记者采访当天,9位慕名而来的心脏病患者在心血管病疑难超声诊疗中心,接受了陆敏与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精准诊断和权威建议,他们将通过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治疗等方式,充满信心地走向康复之路。此外,为满足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需求,中心接续实现了甲状腺疾病的一站式超声诊疗。
【便捷】5G超声会诊赋能基层医疗提升
去年,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联合成立“心血管病5G超声诊疗中心”,标志着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5G超声会诊平台正式启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原超声影像中心主任王浩与陆敏等专家团队合力,为患者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的力度,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空间共享。通过开展“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治疗指导、病例讨论等多元化功能,让基层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心血管病防治领域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患者不动,专家动”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陆敏介绍,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作为医联体单位,5G超声诊疗中心成立后,相继为多名重症心脏病患者会诊,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明确诊断,为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打下基础。“基层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很迫切,通过远程5G心脏超声诊疗,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升了重症患者救治的效率。”陆敏表示,通过构建完善双向转诊、技术培训等工作机制,当地医院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医疗技术,发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团队优势资源,通过‘5G远程超声医学诊断中心’这个平台,将5G远程超声医学诊断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外输,提升医联体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增强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陆敏带领团队在心血管超声门诊中建立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服务模式,医防协同,不仅关注患者患病后的治疗,更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管理,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解疑释惑、提供建议,充分体现了医院与医生在保障百姓健康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