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2.45亿
80%以上患者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
可能引发心脏病等严重健康问题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
今年的主题是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旨在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动高血压防控工作
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全球约13亿人受其困扰,但许多人因症状隐匿而未能及时干预。为了引导大家科学认知高血压、规范测量和长期管理,降低心脑血管风险,5月17日,我院心内科开展了高血压义诊活动,通过为市民提供测量血压等义诊服务,进行最新的高血压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防控能力。下面,由我院心脏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张彬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
一、高血压:隐匿的全身性威胁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升高(静息状态下≥140/90mmHg)。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心脏、大脑、肾脏和血管,导致以下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器官损害:肾衰竭、眼底病变、动脉硬化。
隐匿性:约50%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仅表现为头晕、耳鸣或疲劳,易被忽视。
二、精准测量:高血压诊断的第一步
1.正确测量方法
设备选择:优先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避免腕式或水银柱血压计(操作误差大)。
测量准备:静坐5分钟,避免摄入咖啡因、剧烈运动和吸烟30分钟内测量;排尿后取坐姿,靠背椅或者沙发,尽量放松肢体,袖带与心脏平齐,不叠脚或者跷二郎腿。
多次记录:连续测量2—3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测量相差10mmHg以内的取平均值。
2.警惕“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诊室测量偏高,家庭测量正常,需动态血压监测确认。
隐匿性高血压:诊室测量正常,但日常血压偏高,风险易被低估。
三、有效控制:科学管理是关键
1.生活方式干预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克(约一啤酒瓶盖),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DASH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酒精每日摄入≤25克(男性)/15克(女性)。
2.药物治疗
原则: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遵医嘱长期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常用药物:利尿剂、ACEI/ARB(保护心肾)、钙拮抗剂、倍他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用药需个体化,根据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降压的目标值略有差异。
3.家庭血压监测
血压控制平稳时,建议每周测量3—5次,复诊时向医生提供血压监测记录;如血压波动,调整血压时,则需根据医生建议测量血压,或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四、健康长寿:长期管理的终极目标
研究显示,控制血压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40%,心衰风险降低50%。患者寿命与生活质量接近健康人群。
行动建议: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
高血压患者建立“血压日记”,定期随访。
社区推广免费血压筛查,提高知晓率。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个人、家庭和医疗体系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今天起,重视每一次精准测量,落实每一天的健康习惯,真正实现“有效控制,健康长寿”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