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82989996

0532-82989899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综合新闻

国庆坚守“医”线,急诊科成功救治92岁危重肝脓肿患者

当国庆与中秋的喜庆氛围弥漫青岛,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憩的温馨中时,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的灯光却彻夜长明。在这里,时间与生命的赛跑从未停歇。急诊科团队以精湛的医术与不懈的坚守,成功救治了一位92岁高龄、危重肝脓肿合并多器官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用责任和奉献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为飘扬的“中国红”献上了一份深沉而坚定的守护。



生命奇迹:92岁高龄患者危重肝脓肿的救治之路

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假日的宁静,92岁的王女士(化姓)被紧急送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她发热、寒战、胸闷、心悸,体温高达38.5℃,初步检查结果令人揪心:白细胞中性细胞粒显著升高,血糖飙升,凝血功能异常……一系列数据指向严重的感染与多器官功能损害。

经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患者还存在房颤伴快心室率,提示心功能不全;CT检查最终确诊为肝脓肿,伴有胆囊结石、双肾囊肿。病情迅速恶化,患者出现严重的高钠血症、高氯血症、低钾血症,血小板也在进行性下降,一度陷入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生命悬于一线。

“患者年事已高,基础疾病多,肝脓肿又引发了全身性连锁反应,情况非常危急。”急诊科主任李世浩说。面对家属对肝脓肿穿刺引流手术的顾虑,团队尊重其选择,在无法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情况下,制定了以药物保守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救治方案:强效抗感染、纠正休克、严格控糖、调整电解质、利尿改善体液平衡,并持续进行心率和体温管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急诊科团队日夜守护。经过精细的补液管理、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抗凝方案调整以及全方位的器官功能维护,患者的情况逐渐出现转机。意识从模糊到清晰,体温从高热到正常,心率从紊乱到稳定,肝脓肿范围逐步缩小,感染指标稳步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最终,患者顺利拔除尿管,能够自主活动。

两天后的复查结果,患者的白细胞已恢复正常,血糖控制平稳,肝脓肿明显吸收。这位九旬老人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康复顺利。这场救治,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一次对高龄危重患者生命极限的挑战与突破。


假期坚守:急诊科里的“生命护航者”

在国庆中秋小长假里,当许多人卸下忙碌,奔赴远方或享受团圆时,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却依旧奔涌着忙碌的身影。这里的时钟仿佛永远拨在“快进键”:预检分诊时的果断判断、紧急抢救时的默契配合、快速处置时的精准操作……每一项工作都在紧张中保持着严谨的秩序。

“假期对于急诊科而言,不是休憩的理由,而是肩上更重的责任。”李世浩主任说。救护车的鸣笛声、医护人员的脚步声、监护仪的滴答声,在这里交织成一首守护生命的交响曲。面对突如其来的急症,团队争分夺秒,只为抢回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他们的坚守,成为了节日里最让人安心的“生命靠山”。

无论是高龄危重患者的复杂救治,还是日常急症的快速处理,医护人员始终以专业与温度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在这个象征着团圆与家国同庆的假期里,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希望,向飘扬的“中国红”献上了最深情的告白——那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一种对职业的信仰,一曲无声却动人的奉献之歌。

生命至上,坚守为责。急诊科以这场高龄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为例,展现了医院在应对复杂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方面的综合实力。而在每一个假日里,正是这些“白衣天使”的默默付出,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团圆,让节日的温馨更加完整、更加安心。

微信订阅号
(文化宣传)

微信服务号
(医疗服务)

@版权所有 青岛心血管病医院 办公室 E-mail:qdxxgbyy@126.com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南京路201号 邮编:266034 电话:(0532)82989996 传真:(0532)85722867
乘车路线:12、211、309、308、307、210、370路青岛阜外医院站;地铁3号线敦化路站(B出入口)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08011074号-2
青岛市公安局网站备案号:3702002007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