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82989996

0532-82989899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综合新闻

七十六载杏林逐光,荣膺“三甲”再启新篇——写在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之际


        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我院通过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成功晋升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这家脱胎于“码头卫生所”的国企医院,迎来76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光时刻”,迈上了医疗质量管理、服务能力、教研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我国医院分级管理体系中,三甲医院代表着综合实力、医疗技术、设备设施、服务质量的顶尖水平,被视为医疗服务的“金字招牌”。从76年前大港码头的卫生所,到20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岛港口医院;从2006年的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到2023年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从1994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到2016年成为三级心血管专科医院,再到如今成功晋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七秩风雨兼程、几代薪火相传,在一次次等待与坚持中破茧成蝶,最终圆梦“三甲”。

      “三甲医院创建,既是对医院办院规模、管理水平、质量安全和服务能力的全方位审视,也是对医院内涵建设、质量改进和服务优化的深刻洗礼。”医院党委书记李炯佾表示,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强势赋能,得益于一代代港口医院人的接续奋斗、不懈努力,青岛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综合管理能力进入全国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行列,拥有了更好服务港口职工、更好守护百姓健康的“硬核”实力。

“绩”是硬筹码,

塑强综合实力跃上更高台阶

      李炯佾介绍说,在2016年晋升三级心血管专科医院后没多久,医院就启动了三甲医院创建工作,但创建之路异常曲折:受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国家按下了三甲医院创建工作的“暂停键”。

      但是,医院追梦“三甲”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止,尤其是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组建之后,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成为山东港口医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体化改革以来,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先后19次到医养集团调研,旗帜鲜明提出“医院不是我们的包袱,我们要把自己的医院建好,把员工的身体照顾好”,要求医院更好践行国企医院的使命担当,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并一次次为医院发展指明方向。

      2020年8月,集团公司党委开出了“清底、减负、输血、活机、合作”五条原则“处方”,要求港口要输血、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搞活薪酬机制、人才机制,全方位支持发展医院;2022年4月,集团公司党委调研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办医的有利因素和体制机制优势,树立并不断强化使命意识、产业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不断补齐短板、锻造长板;2022年11月,集团公司党委提出要在发展实力、产品创新、高端查体、健康管理上实现“四个新突破”;2023年4月,集团公司党委提出“技术好、装备好、服务好,特色优”的发展要求;2024年2月,集团公司党委提出要“树牢一流意识、一流思想,打造一流服务、一流业绩”;日前,集团公司党委到医养集团调研中提出“四个锁定、四个走实”,以高质量的医疗、医养、健康管理,助力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护航全港职工和广大群众的健康生活的要求。

      一次次现场调研,一次次关心指导,一次次深切关怀,推进一项项有利政策与实在惠民举措逐一落地,从持续不断注资金、购设备、引人才、强学科,到医院三期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3年3月,又一个春天如期而至,潜龙出渊,三甲医院创建工作重新启动后,国家发布了新的创建标准。在集团公司的有力指导下,医院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部门,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e8S管理,梳理分解三甲评审细则条款,制定修订制度1000余项、岗位职责400余项、应急预案100余项,通过督导、反馈、回头看、整改等一系列措施,实现“PDCA”(Plan-Do-Check-Act)闭环管理。

      “只有晋升三甲医院,我们才会有更大的作为。”广大医护人员发自内心地感慨,三甲办经过一年半的全面推进,取得系列成果:狠抓“三基三严”,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人员技术档案,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形成长效机制;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稳步推进落实十大重点工作;构建快速反应系统,通过开展全员“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培训,达到培训合格率100%……从管理人员到普通职工,从职能部门到临床一线,无一例外都在不断学习成长,按照三甲医院服务标准,一次次地整改细节、完善环节,最终顺利通过省卫健委对医院进行的三甲评审。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三甲创建的过程,正是医院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过程。很多临床工作者对此有着具体而微的感受:“以前医院影响力有限,医疗学术研讨等会议很少联系我们。随着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逐渐提升、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如今我们不仅能接到各类学术研讨会的邀请,还多次承办在业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会议。医院晋升三甲后,相信无论是学科上资源拓展,还是人才引进培育,都将拥有更广阔的平台。”

“新”是硬道理,

“大专科,强综合”守护生命的希望

      近年来,按照集团公司党委指示,医院将发展重点定位为“大专科,强综合”,矢志不渝地补短板、锻长板,追求“更进一步、再上台阶”。

      心血管病诊疗,正是医院的“大专科”。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一旦它遭遇困境,整个身体的运转便会陷入瘫痪。重症心衰患者,尤其是病情危重的个体,会感受到无法呼吸的沉重、无法入睡的痛苦,甚至是每时每刻对死亡的恐惧。当常规治疗心衰的手段均告失效时,新技术新模式为患者打开了诊疗疾病的新路径。2024年12月,医院心外科成功为一名大面积心梗、终末期心衰患者植入了分立式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系统(人工心脏),这标志着医院心脏大血管手术技术实现全新突破。

      今年52岁的孙先生多年来备受间歇性胸闷和剧烈胸痛煎熬,由于没有专业系统的诊疗方案,病情逐年恶化。冠心病、重度心力衰竭、高血糖、高血压、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病症,面对诊断书上密密麻麻、触目惊心的字眼,多家医院认为他的心脏功能仅剩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然而,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的专家们没有放弃,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进行深度沟通,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实施一项大胆的全新手术方案——为患者植入人工心脏。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治疗团队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孙先生恢复良好。这不仅挽救了孙先生的生命,也为青岛市、山东省重症心衰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在医院心脏中心,这样的手术治疗数不胜数:为一位历经两次开胸手术、超重、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重症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全弓+象鼻支架植入术;为一位心脏大约为常人2倍的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了心脏搭桥手术,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奇迹”在这里成为常态,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专业、精心、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心脏中心通过全新诊疗方案率先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带来了康复的喜悦。“对前沿技术的奋勇开拓与大胆应用,推动心脏中心不断打破专业壁垒,提升治疗能力和水平,更好践行用心守护患者健康的初心与承诺。”心外科主任王海平说道。

      在不断增强心血管病诊疗技术这个“大专科”的同时,医院还下大力气提升整体综合实力,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医院不断壮大神经科、康复科、内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各学科发展,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专业,完善学科体系,开设了消化内科、老年医学科、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益化诊疗服务。此外,医院还建设了国际门诊部、才藤荣一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康复中心和高端体检中心等,推动诊疗平台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这台手术不是谁都敢接的,再晚我就要永远停留在34岁了。万幸手术很成功,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们的小家,是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医护人员的爱和光让我重获新生!”这条朋友圈来自被医院心外科联手骨科等多学科成功救治的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王先生。专家们不仅为他拆除了危及生命的“红色炸弹”,还为他保住了差点被“炸”掉的左腿与肾脏。

      王先生被送至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时已经命悬一线,心外科医生查看患者情况后,判断患者随时面临主动脉破裂猝死的风险,立即给予手术治疗。紧接着,为了保住因供血不足而面临瘫痪可能的左下肢,骨科团队迅速接手患者,切开其小腿骨筋膜室,减轻里面的压力。慢慢地,王先生的左小腿肿胀消了,切口也愈合了。随后,在康复中心的帮助下,他开始做康复锻炼,下肢功能一点点恢复。可王先生还没完全脱离危险,由于主动脉夹层影响到肾动脉,急性肾衰竭困扰着他。这时,ICU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众人接力的精心治疗下,王先生的肾脏功能奇迹般地恢复了,不但重新站起来,而且不用透析也能正常工作。

      除了医疗专业水平的稳步提升、科研创新领域的不断开拓,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在标准化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创新服务项目等方面也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显著成效:

     每年派出多名医生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以及德国、日本等地的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近几年心脏中心已培养出郑法、张述文等可以独当一面的主刀医生十余名,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创新服务项目,建立一支由50余名平台注册专科护士组成的全科覆盖网约护理团队,为出院患者、罹患疾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已开展该项服务200多例。建设山东省第一个蓝马甲友善医院,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就医帮助。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落地心血管病5G超声诊疗中心,拓展医联体总数140家,通过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心电监护,跨空间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深入开展“四送四进提升”活动,每年前往社区、企业、家庭、码头等开展健康义诊、讲座1000多场次,实现“群众不动,专家动”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情”是硬通货,

以至诚服务诠释医患关系真谛

      “相识于命中注定,是你赋予我危难中新的生命,白衣天使……”一位40多岁的患者家属,曾专程找到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松涛,眼含热泪为他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天使》。三年前,王松涛和团队为这位家属的母亲做了造影及支架手术,考虑到患者家庭困难,医院在其治疗期间尽可能地给予了一些帮助,患者家属十分感动,一直记在心间。

      “医者仁心,在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王松涛说,医院的暖心举措和医护人员的爱心服务,处处温暖着患者的心,仅2024年,医院就收到患者表扬信110封、锦旗120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

      这份温情与细腻,也体现在“港口医院服务港口职工”的日常中。作为山东港口举办的医院,青岛心血管病医院牢记“不负嘱托做好融合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响亮提出“3345公里海岸线上,有港口家人的地方,就有到位的医护人员”的服务口号,坚持将医疗服务覆盖全港职工,用爱和守护锻造成最温暖的船锚,深深扎进职工生命的港湾。

      “港口许多一线职工常年倒班作业,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心梗、高血压等疾病高发。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更要防病。”外联部兼查体中心主任黄静说。针对港区医疗需求特点,医院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码头、调度中心、物流园区等一线岗位调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数据库,动态追踪血压、血脂、血糖等关键指标。

      在医院开设港口员工服务处,查体车驶入潍坊港、威海港及查体客户单位,各学科骨干专家深入码头前沿为员工提供便捷体检服务;布局健康小屋开展诊疗活动,让港口职工享受专业精细的医疗服务。仅2024年医院累计组织专家700余人次到港口“健康小屋”开展健康答疑、举办健康讲座及健康小屋等义诊活动781场次,开展港口员工健康查体29341人次,高端查体1670人次,检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山港健康管理平台,由专职健康管理师对其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员工享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擦亮“山港健康”品牌。

      “我父亲说,如果当年不在咱们医院做手术,他活不了这么多年。我父亲让我向您及医院一年来的帮助表示感谢……”临近蛇年春节,医院心脏中心护士长王丽君收到一位患者家属的祝福电话。该患者的父亲苗大叔今年87岁了,2008年曾到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在院期间,苗大叔得到了精心护理,康复出院。此后17年间,王丽君成了苗大叔的“健康管理顾问”,身体一有不适苗大叔就联系王丽君,俩人成为了“忘年交”。“患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如果日常饮食不注意,就可能还会出现心衰相关症状,我们每次和家属通话时,会提醒饮食注意事项并反复叮嘱。”王丽君说,日常健康管理,就是要让心脏学科的医学知识脱下“白大褂”,不再是困在病历本上的“密码”,而是成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

      助力港口医疗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入融合发展,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安排心血管病和康复专家长期到日照港口医院坐诊、手术,以优质医疗资源和诊疗技术服务当地百姓。在用心护航港口职工和岛城居民健康的同时,医院服务半径逐步扩大到山东半岛,很多外省疑难心血管病患者也慕名前来就诊。

      1月23日清晨,医院门诊大厅的电子屏还未亮起,从潍坊高密赶来的付大叔已等在挂号窗口前。67岁的他风尘仆仆的衣襟下,是一颗被冠心病困扰多年的心脏。而在他身后,来自临沂山区的先心病患儿小芸正趴在父亲肩头熟睡,背包里装着辗转三家医院后终于盼来的手术预约单。在这座面朝大海的医院里,不仅有省内各市患者,还有不远千里前来求医的新疆、贵州、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的患者,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跨越山海、相约健康的故事。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服务青岛市以外的病例占比逐年增长,服务半径辐射至全国20多个省区。

      在精进技术、至诚服务的同时,医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接中国红十字会的先心病救助工作,用心救治每一个“折翼天使”。近年来,医院团队救治先心病患儿救助的脚步,遍布省内12个市70多个县,以及贵州安顺、甘肃陇南两个外地省市,累计筛查患儿1万多名,免费成功救治1206名先心病患儿。

      “是青岛心血管病医院给了小江最后的手术机会,谢谢医院,谢谢中国红会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患者小江的妈妈眼含热泪地说。来自青岛莱西的小江一家以务农为生,为给孩子治病多年求医,生活十分拮据。医院在筛查中关注到小江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诊断、实施手术,还减免了医疗费用,帮助一家人斩断了“病根”也拔掉了“穷根”。

      若得清流长润物,杏林无日不春风。从一个曾经冷清的“港口小诊所”,蜕变为屹立在医学前沿的“三甲医院”,青岛心血管病医院迎来了里程碑,也吹响了冲锋号。“对于患者而言,选择三甲医院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于医院来说,晋升三甲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重的担子。”李炯佾表示说,医院将以“归零”心态再出发,锚定“健康中国”战略,落实集团公司党委“四个锁定、四个走实”要求,持续深化服务内涵,以智慧化平台织密急救响应网,以精准化诊疗筑牢健康防护堤,以人性化服务浇灌医患连心桥,誓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让一流服务“沉”到百姓身边,让医者温度“融”入发展脉搏,在助力集团公司“三大建设”、更好守护百姓健康的新征程中,续写大爱无疆的新篇章。


微信订阅号
(文化宣传)

微信服务号
(医疗服务)

@版权所有 青岛心血管病医院 办公室 E-mail:qdxxgbyy@126.com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南京路201号 邮编:266034 电话:(0532)82989996 传真:(0532)85722867
乘车路线:12、211、309、308、307、210、370路青岛阜外医院站;地铁3号线敦化路站(B出入口)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08011074号-2
青岛市公安局网站备案号:37020020071605